新闻资讯
MK,MK体育,MK体育官网,MK体育app,MK体育网页版,MK电竞,MK棋牌,MK百家乐,MK真人,MK百家乐,MK体育注册,MK平台注册,MK中国,MK体育中国,MK体育网页版,MK体育官方网站,mk官方网站,mk sports,mk体育平台app
A股盈利确认拐点,步入温和复苏通道,但结构分化远超总量意义,凸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。市场风格偏向成长,科技制造在AI周期与国产替代驱动下业绩高增,成为核心引擎;中游制造业受益成本回落盈利韧性凸显。本次复苏 “价”的修复优于“量”的扩张。PPI企稳与降本增效推动销售净利率改善,但总资产周转率下行揭示终端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,ROE回升基础不牢。企业投资意愿初现暖意,但订单动能(合同负债)放缓,制约了资本开支反弹强度。市场定价回归基本面,情绪转向乐观。新赛道领域,AI产业链业绩已强劲兑现,机器人与创新药面临量产与困境反转机遇,新消费需关注营收向盈利传导。整体而言,经济复苏仍需政策巩固,市场将是结构性行情,需精选高景气赛道。
对计算机板块335家企业2025年半年报进行分析,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074.84亿元,同比增长11.91%;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8.90亿元,同比增长41.24%;合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.65亿元,同比增长53.64%,利润端显著修复。计算机行业经营质量持续改善,经营性现金流净额、应收账款收入比重等同比连续两个季度向好。市值超过500亿的企业经营稳健,中小企业25H1减亏明显,硬件板块保持较快增长。分子版块看,多数板块呈现回暖趋势,智能汽车、云计算、互联网金融等板块实现收入利润较快增长。计算机行业AI应用在企业管理、工业制造、营销等领域率先取得较好进展,数十家公司AI应用业务进展积极,全年维度看AI应用收入占比有望达到双位数水平。
二季度债市回暖下其他非息收入边际改善,1H25上市银行营收增速由负转正:1H25上市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.03%,增速由负转正,主要是二季度债券市场有所回暖,银行其他非息收入边际改善,对营收拖累程度明显减弱。其中国有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1.87%、5.22%、0.93%, 股份行同比减少2.27% 。具体来看,净利息收入同比减少1.3%,降幅继续收窄,主要是规模稳定增长情况下,息差得益于存款端成本压降,降幅企稳。非息收入方面,资本市场持续升温,叠加低基数效应,中收持续边际改善。净利息收入降幅收窄+中收回暖,上市银行核心营收边际改善。1H25上市银行核心营收同比下降0.6%,降幅继续收窄。其中国有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核心营收分别同比变动-1.3%、-1.5%、8.3%、-0.4%。其他非息收入是当前影响营收的最大不确定性变量,由于二季度债市重新低位震荡,OCI浮亏收窄+部分银行提前兑现AC账户收益,其他非息收入明显改善,带动上市银行营收重回正增长区间。
1H25利润增速如期回正。规模扩张仍是主要正向贡献因素,息差收窄是主要拖累。营收转正的情况下,1H25上市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.8%。其中国有行同比减少0.13%,股份行、城商行、农商行分别同比增长0.27%、6.74%、4.36%。国有行、股份行、城商行归母净利润增速季度环比分别提升2pct、2.3pct、1.3pct,农商行季度环比降低0.4pct。1H25上市银行ROE同比下降0.7pct至10.9%。业绩归因来看,规模增长是最主要的正向贡献因子,正向贡献净利润7.9%;此外中收、其他非息、成本收入比也分别正向贡献净利润0.4%、1.5%、0.24%。负向贡献因子来看,息差缩窄是最主要拖累项,分别负向贡献利润增速8.8%,息差收窄拖累程度略有加大。
2) 2Q25债市低位震荡下,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收窄+部分银行兑现AC户投资收益,其他非息收入明显改善:上市银行1H25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长10.7%,较1Q25提速14pct。其中国有行、农商行其他非息收入分别同比高增28.8%、5.8%,增速提高16pct、3pct。股份行、城商行则分别同比下降5.3%、3.7%,降幅较1Q25明显收窄12.5pct、10pct。进入二季度,由于宏观经济仍处于弱复苏态势,债市缺乏上行基础,长端利率水平重新进入1.5%-1.7%的低位震荡区间。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压力减弱。此外,部分银行选择兑现部分AC户债券(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)投资收益,也推动其他非息收入实现大幅增长。1H25上市银行AC类债券终止确认的投资收益占营收比重较2024年提高3pct至5%,占其他非息收入比重提高11pct达21%。国有行收益兑现情况最为明显,占其他非息收入比重已经提高至21%,占营收比重约2%。
资产质量表观稳定,不良生产率边际下降。对公房地产风险最大阶段已经过去,但零售、信用卡、小微风险仍在持续暴露:2Q25上市银行不良率季度环比持平于1.23%,拨备覆盖率季度环比上升0.5pct至239%,风险抵补能力稳定。2Q25上市银行加回核销不良生成率为0.77%,季度环比下降3bps,不良生成小幅下降。重点领域方面,对公贷款不良率继续下降,制造业等实体企业相关对公贷款资产质量仍保持较好水平,“新旧产能转换”对部分存量落后产能企业经营产生一定压力,但整体风险可控。对公房地产不良率保持稳定,风险最大的阶段已经过去。经营贷、消费贷等零售端风险仍在持续暴露。大数定律下零售贷款不良暴露快,清收和催缴需要时间,因此零售、小微风险仍在行业性、趋势性暴露,资产质量改善仍需等待经济修复。
展望下半年:规模保持稳定增长;存款成本优化下息差降幅有望收窄;中收表现继续边际改善。下半年债市趋势存在不确定性,其他非息是营收最大变量。资产质量稳定下,银行业利润应能保持正增长。1)规模上,信贷需求未见明显修复,预计2025年信贷增量基本同比持平或略有多增。2)存贷两端利率同比下调情况下,2025年上市银行净息差有望较24年收窄,具体需观察25年下半年降息幅度。3)低基数+资本市场慢牛行情,中收表现将继续边际改善,全年有望维持正增长。4)下半年债市趋势存在不确定性,三季度长端利率又出现向上趋势,可能仍会小幅拖累3Q25营收。OCI浮亏小+AC账户尚有兑现空间的银行,营收稳定性有望更强。5)资产质量方面,预计不良率、拨备覆盖率能够保持稳定合理区间,房地产保持见顶后稳中有降的趋势,但零售、小微信贷的资产质量需要进一步关注。拨备底子更充裕的银行,能够更好的支撑利润稳定释放。
两轮车:新兴市场稳健增长,日印企业表现强势。2025Q2欧美增速边际改善(意西德法英土分别同比+0.6%/+11.0%/-20.1%/-8.2%/-15.4%/-15.0%),印度和东南亚维持稳健(印印尼越泰分别同比-6.2%/-1.0%/+1.3%/+1.7%),拉美市场保持高增态势(巴阿哥秘分别同比+10.9%/+39.7%/+31.1%/+18.5%)。受益于新兴市场需求增长+成熟市场抢占份额,日印品牌在本土以及出口市场实现销量和收入的持续增长;欧美等高端市场需求承压,并且竞争加剧,当地品牌销售承压。摩托车消费结构发生变化,成熟市场竞争加剧,欧美日印和中国企业的单价、单台利润和利润率表现出现分化。
半导体设备:2025H1后道设备表现好于前道,零部件板块整体承压。2025H1前道设备整体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3.72%、23.26%;后道设备整体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.62%、78.73%;零部件板块营收、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.41%、-39.46%。总体来看,设备端来看,后道设备业绩表现整体好于前道设备,零部件板块营收微增,业绩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负增长。我们认为零部件板块的先行承压主要系上游设备订单放缓,进而导致其零部件采购放缓、叠加零部件行业价格战等因素所致。设备端来看,考虑到2024年接单及执行情况,前道设备上半年营收表现符合预期,受下游Fab厂扩产增速放缓、部分项目delay等因素影响,当前前道设备订单端亦有承压;后道设备下游封测需求复苏带动的订单改善在收入端持续兑现,规模效应下利润增长表现亮眼。
锂电设备:传统锂电景气度回升趋势确认,固态设备订单导入超预期。2024年底到2025年初锂电设备新签订单探底回升是行业见底标志,一方面头部电池厂稼动率提升带来新增设备需求,另一方面锂电设备企业海外市场拓展顺利,头部主机厂出海及本地外资厂需求旺盛带动板块海外订单较高增速。随着固态设备及工艺研发进展顺利,中试线进入密集交付期,今年底到明年初有望迎来新一轮固态订单潮。25年6月设备厂陆续开启固态设备交付,若下游验证顺利有望迎来批量订单。2025上半年锂电板块重要公司营收利润同比改善明显,且呈现出利润端修复明显快于收入端特征,板块龙头公司率先于行业见底回升,在固态电池设备领域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2025上半年业绩虽有压力,但随着新旧订单转化和固态设备订单起量,公司业绩也将会逐季度改善。
人形机器人:英伟达机器人“大脑”Jetson Thor正式发布,重点关注大模型、场景落地、供应链新变化。当前上市公司业务收入构成中,人形机器人相关业务贡献占比较低,业绩表现主要与主业相关,难以统一分析。边际上来看,英伟达发布机器人“大脑”Jetson Thor,为机器人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,利好产业趋势。同时,“人工智能+”的持续推进,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领域有望加速发展。当下我们认为,大模型方向的关注度预计会持续提升,无论是模型架构设计,还是说模型方案对应的数据采集等均将孕育机会;场景落地将不断推进,预计人形机器人会逐步在特定场景下实现商业化闭环,并在实际应用不断迭代升级并实现能力的迁移扩散,从而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;供应链环节持续孕育商机,无论是新品推出、还是新的客户供应链切入,都值得关注。后续Optimus三代机的方案更新与发布、国产机器人招投标等潜在催化仍值得关注。我们继续看好板块整体行情,推荐产业趋势更优、放量更快的传感器、灵巧手、垂类应用端、国产供应链条等环节。
重点板块情况。①制药及创新药:化学制药板块上半年收入下降、利润温和增长,增速有所波动主要来自于仿创药/原料药板块阶段性波动导致;随着创新转型的持续推进,创新业务开始逐渐贡献业绩,创新业务占比较高的公司25H1收入利润持续增长。②CXO:受宏观环境及高基数影响,24年行业承压;25Q1行业重回正增长,Q2趋势延续,部分公司海外订单及新兴业务上半年实现快速增长。③原料药:上半年业绩短期承压,行业供需逐步恢复至正常节奏。④器械:上半年医疗器械板块收入利润承压,利润端下滑幅度高于收入端;各细分板块业绩增速有所分化,医疗设备和高值耗材Q2环比有所改善。⑤医疗服务:25Q2板块收入同比下滑,净利率基本保持稳定。⑥中药:上半年多因素下持续承压,看好渠道出清后改善。⑦疫苗:25年上半年业绩增长承压,关注重磅品种销售改善及创新疫苗研发。⑧血制品:25H1收入稳健增长,利润端短期承压。⑨医药零售:25Q2收入端增速放缓,利润端增长加速;创新门店稳步落地,降本增效持续推进。⑩商业分销:25Q2收入增速环比向好,期待全年账期有所改善。
上半年35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110.18亿元,同比+394.8%,25家实现盈利,盈利率71%。有26家公司业绩同比提升,9家公司业绩下滑。二季度35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66.53亿元,同比+137.1%,环比+52.4%,24家实现盈利,盈利率69%。近日,五部门联合印发了《2025-2026年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》,明确提出将在未来两年内对钢铁产能和产量实行精准调控,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,行业利润有望得到进一步改善。二季度末钢铁行业基金持仓总市值为313.7亿元,较去年上半年同比下降了2.3%。钢铁行业持仓占机构总持仓量的0.52%,同比-0.02pct,对比钢铁行业市值在A股总市值中的占比仍处于偏低水平。据wind数据,6月30日,钢铁行业市净率(LF)为0.95,处于近三年47.24%的分位数,仍处于较低位置。
根据A股35家钢铁上市公司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,上半年35家上市公司总归母净利润110.18亿元,同比+394.8%,25家实现盈利,盈利率71%。有26家公司业绩同比提升,9家公司业绩下滑。在业绩提升的公司中,14家公司利润增加,5家公司扭亏,7家公司亏损减少。业绩下滑的公司中,6家公司利润减少,1家公司转亏,2家公司亏损增加。其中柳钢股份冷轧及宽厚板产品结构优化;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.93%,降幅高于营收降幅,表明公司在原材料采购、库存管理等方面成效明显;公司推行“2+N”精益管理模式,上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提升35.98%,铁水成本同比下降21%,并实现重点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,助力盈利能力跃升,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580%。
物管商管:经营回归主业,规模增长放缓,企业盈利能力提升,部分优质物企持续保持业绩高增。2025年上半年23家重点物管及商管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58.4亿元,同比增长5.0%,增速与2024年全年基本持平;基础物管服务营收占比达到70.9%,较去年全年提升1.7个百分点,物企经营逐渐回归物业管理服务主业。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1.9亿元,同比增长34.9%,去年同期同比增速为38.5%,2024年全年同比增速为-18.8%,样本企业整体业绩增速已由负转正。归母净利润率提升至7.1%,较去年同期提升1.6个百分点。截止2025年上半年末, 18家披露在管面积的物企在管面积共54.5亿方,同比增长4.0%,增速较2024年全年下降2.0个百分点。企业分化明显,部分企业业绩增速保持双位数增长。
1、 施工进度受资金到位情况、自然条件等影响较大,有可能出现延误进而影响收入确认;海外工程建设进度还受当地政治、安全环境影响。 2、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可能对建筑企业造成多方面不利影响。房地产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:1)当前土地市场低迷,地方政府土地出让收入较大幅度下滑,对基建资金来源造成不利影响;2)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,商品房销售、开工较大幅度下滑,影响了房建企业的新增订单,而竣工面积下行,影响了装饰装修企业的订单,相关建筑子板块企业业务发展受不利影响;3)房地产企业的暴雷,对存在房地产企业应收款、房地产开发项目存货的建筑企业带来减值压力。 3、 新能源业务拓展可能不及预期。部分传统建筑企业布局新能源咨询、工程、运营等新领域,但该领域较为依赖政府资源及自身专业实力,可能存在拓展失败的风险。